为深入贯彻省委省国资委关于统一战线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,湖南建工集团四公司市政公用工程分公司(以下案例主体简称“市政分公司”)作为湖南建工集团四公司打造党外人才品牌建设中的一个“缩影”,紧跟公司发展中心,聚焦“计划与规划-招聘与配置-培训与开发-薪酬与绩效”四大板块,在选人、育人、留人、用人等方面齐发力,进一步发挥党外代表人士在企业发展和改革创新中“主人翁”的作用。
把好“计划与规划”这一“定星盘”。为确保党外人才建设工作贯穿始终,确保制度及管理的科学性、连续性、可持续性,市政分公司以源头把控为出发点,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,多渠道引进人才;按照“五个结合”制定轮岗定位、导师带徒、工作支持、教育培训、限时成才等方面的人才培养计划;量化考核指标,采取自评、横向考评、下级考评和上级领导考评相结合的绩效考核方式,考核结果作为员工教育培训、岗位调动及职级调整的重要依据,进一步打通晋升渠道。
做好“招聘与配置”这一“蓄水池”。以霍兰德职业测试为测评工具,成立人才培养计划小组,定期对党外人才做性格及岗位匹配的判定测试和面试谈话,减少岗位配置过程中的盲目性;以“导师带徒”制度带动队伍建设的全过程,以项目一线为实操课堂,以“一带一”、“一带多”、“多带一”等形式,21年的时间,从分公司成立产生第一任导师延续至今发展已到了第四任,涌现出了以刘伟文、唐新铭、陈杰、谢强、肖娟等为代表的党外代表人士,他们主动加入企业大生产的建设浪潮,在项目质安管理、技术创新、提质创效、品牌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前两位同志更是在自己专业领域发挥所长,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,后发展成共产党员。
建好“培训与开发”这一“充电站”。结合生产经营工作重心,以提升员工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为重点,明确培训项目及明细,坚持“自主培训为主、外委培训为辅”的原则,打造员工快速成长通道,注重提升实用性技能培训;实施“大数据”证件管理,加大考证用证经费支持;首倡“人才创效”模式,搭建“歇工再培训”服务平台,对项目返场代表采取“集中管理、统一培训、限时考证”模式;以“书记联项目”为重要抓手,对党外人士代表所在项目进行动态督导,实现党建和中心工作同向聚合、同频共振。
织好“薪酬与绩效”这一“保障网”。为调动党外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,为有效吸引人才、稳定人才、激励人才,分公司依据公司工资管理办法,“不拘小节”对部分参与项目一线技术指导、项目管理的党外人才做了适当调整;对返场人员“歇工”期间正常发放工资,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。
近年来,随着党外知识分子队伍不断扩大,且在项目一线和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,湖南建工集团四公司创新工作思路,将党外人才建设与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,不断总结并探索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新途径,“百日会战”、“建工有我 我必建功”等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,正在为广大党外人才提供更多施展才能的平台,实现“主人翁”的价值,助力企业提质增效。
责编:马菀倬
来源:湖南建工集团四公司